不同的伦理理论

不同的伦理理论

我们都以某种方式行动。我们的行为和它们背后的最终原因构成了我们的道德。我们根据我们想要达成的目标而行动,例如增加幸福感(我们和他人的),减轻有感知生物受到的伤害,使处于糟糕境遇的人受益。有些人也会根据某些特定标准而行动,例如遵守承诺,或讲真话。

在不同的社会和社会群体中,有关人们应该如何生活,通常有不同的设想。因此,道德也因地点和时间而变化。

我们可能简单地接受自我们出生以来就被教导的方式去生存;然而,很多人随着时间推移而质疑这些假设,并开始思考他们所被教导的道德。即使那些没有如此批判态度的人,也会最终发现他们的不同道德设想有所冲突,并在他们人生中的某些时刻,当他们的道德设想发生冲突而不得不做出决定时,他们必须去面对。例如,有些人可能相信我们应该永不破坏承诺,我们应该总是要去帮助需要的人。如果出现他们必须在帮助有需要的人和坚守承诺之间做出选择的情况,他们则会面对道德的两难境地’。

当我们思考这种两难处境时,我们就是在反思我们的道德状况,我们称这个反思为“伦理”。 伦理和道德是不同的。道德是指行为以及背后的原因。而伦理是道德的批判反思。伦理思考的目的在于检测出不同道德观点中的矛盾之处,并考虑怎么解决它们。例如,如果我们主张应当尊重所有能感受痛苦的个体,并且我们可以剥削女人或非人类动物,那么这就是一个我们必须试图解决的矛盾。

 

普遍的伦理路径

伦理是我们为什么应该以某种方式而非其他方式去行动的原因的分析。有许多不同的伦理理论,它们根据对我们行为方式的要求和相关论据而不同。最普遍被接受的伦理理论概括如下。

 

后果主义

后果主义的理论认为只要所有的事情、行为、事物的状态等是好的,或好于其他的,就主张我们应该以这些事物发生的形式而行动。

根据后果主义者的观点,我们应该朝着带来更好情形的方面行动。例如,我们可能认为一个拥有尽可能多的幸福和平等的世界是最好的。然后我们就会想着最好的行为方式就是让世界充满更多的幸福和平等。

 

道义论

道义论主张某些行为是应该被禁止的,而其他行为是必须的,不论它们带来怎样的后果。例如,假设说一个谎言我们就可以保证之后再也不会有谎言。根据道义论,第一个谎言就不应该说,因为说谎是被禁止的。

道义论观点有许多不同形式。有些关注我们不该发生的行为。有些主张我们不应该杀戮,一些主张我们不该说谎,一些主张我们不该破坏承诺,等等。而其他的则是关注我们应该做什么。有些主张我们应该帮助他人过的更好,我们应该尽力去保护他人不受痛苦的伤害,或我们应该遵循礼节,等等。

 

美德伦理

美德伦理假定我们应该或不应该实施的具体行为不是最关键的,而更重要的是,树立一个我们认为的好的或有道德的道德典范;这些观点认为,要知道如何去行动,我们应该自问一下那些有道德的人会怎样行动,而不是依据事情发展的最好结局而行动,或是顾及道德要求或禁忌。虽然,实际上,此观点可能规定了像以上前两个理论同样的行为流程。

 

不同的伦理理论

根据功利主义的伦理观点,最好的结局是每个个体的福祉最大化。换言之,如果所有个体的正面的或者负面的福祉可以相加,那么总和就该是最大化的。

根据平均主义的伦理观点,如果处于最糟糕境遇的群体状况得到改善,那么这种结局要好于其他情况。尽管福利的总和并没有增加。

 

其他理论存在于以下构架中:

如果没人在一定水平的幸福感之下,那么这种情况就是好的,如果有任何人的幸福感低于最低水平,则这种情况被视为不好的(就是说,需要提升)。这叫做足够论。

我们的道德考量不应该首先由公正所决定,而应该由我们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怀的关系所决定。这叫做关怀伦理学,并且,根据某些观点,应该是美德伦理的一个例子。

根据一个理论得出的正确观点,在另一个理论中有可能是错误的。有些理论可能自身就存在内在的不一致性,因此必须被拒绝。这种不一致性的一个例子就是要求考量所有人类,而与此同时,不考量那些没有复杂智慧能力的个体。

就算在一致的伦理理论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不一致的地方。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观点。有可能没法在明确的条款中解决这种不一致性。但是一种伦理理论在帮助我们决定在大多数情况下该如何行动仍是有用的。

尽管人们对待伦理观点有不同的直觉和倾向性,但是被人们广为接受的理论的一个特征是,它们支持对非人类动物的道德考量。我们可以在对待物种偏见的不同伦理观点和尊重有感知动物一文中看到这一点。

你可以做些什么